当《扬帆远航》这个节目名称最终确定时,我们整个制作团队都感受到了一种时代的召唤。作为一档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广播电视节目,我们不仅是在制作内容,更是在记录这个时代最具活力的区域变革。
缘起:时代浪潮中的创作契机
2019年,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正式发布,这片涵盖香港、澳门和珠三角九市的土地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。作为广播电视工作者,我们敏锐地意识到,这不仅是政策文件,更是千载难逢的创作素材。于是,《扬帆远航》应运而生——我们希望通过镜头语言,让观众直观感受大湾区建设的脉搏。
制作:在挑战中寻找创新突破
节目制作过程中,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跨地域拍摄协调、三地文化差异理解、政策解读的准确性,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筹划。
我们的制作团队采取'分批次、多线程'的工作方式:香港小组聚焦金融创新,澳门团队深入文化旅游,内地组则追踪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。每周的视频会议成了三地团队的'神经中枢',确保节目既保持整体性,又体现区域特色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节目形态上我们大胆创新。除了传统的专题报道,我们还设计了'湾区对话'环节,邀请政府官员、企业家、普通市民同台交流;'创新现场'板块则带领观众直击大湾区重大工程和科技突破的第一现场。
成长:与大湾区共同进化的创作感悟
四年的制作历程,让我们深刻体会到'与大湾区一起成长'的真实含义。最初,我们只是在报道大湾区;后来,我们成为了大湾区建设的参与者;现在,我们已然是大湾区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播者。
记得在拍摄港珠澳大桥专题时,我们连续72小时记录大桥从黎明到深夜的运营场景。当镜头捕捉到第一缕阳光洒在桥塔上的瞬间,我们突然明白:我们记录的不仅是基础设施,更是连接三地人民的情感纽带。
展望:继续扬帆的创作使命
随着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,我们的节目也在不断升级。下一步,我们计划推出'大湾区青年创新纪'系列,聚焦新一代建设者的故事;同时将尝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,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大湾区的发展成果。
作为广播电视工作者,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。在媒体融合的时代,我们将继续用创新的表达方式,记录这片热土上发生的每一个进步,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扬帆远航。